12月13日下午,闽南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应用科技(航海)学院南安校区小广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糖画、妆糕人、花灯、蟳蜅女头饰梳妆、拓印等五位非遗传承人进校现场教学,吸引了一百余名师生参加体验。
活动一开始,糖画体验课堂便挤满了学生,只见糖画非遗传承人陈学珍将糖加热后在铁板上一阵行云流水,马上就出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飞龙、凤凰、鲜花等,令人赞叹不已。参与体验的学生跃跃欲试,在陈老师的指导下纷纷作出了自己喜欢的糖画模样。学生们拿着糖画,仿佛回到了快乐的儿童时光。
妆糕人泉州市级非遗传承人张明铁的体验课堂同样人头攒动。一团团彩色的面团经过张老师的巧手一番揉、捏、按、搓,再用竹签、剪刀等工具将他们幻化成皮卡丘、哪吒、哆啦A梦等形象,在场学生也一一体验,现场其乐融融。
另一边,花灯制作同样一片欢乐。泉州市非遗传承人陈丽岭一番描、剪、刻、剔,一张张平淡无奇的纸张变出现了花样各异的图案,令学生们叹为观止。经过老师的点拨指导,学生们也拿起工具,完成了精美额花灯。
作为闽南特色渔女形象,蟳埔女头饰梳妆课堂独树一帜。福建省非遗传承人蟳埔文化传播使者黄丽泳首先向学生们介绍蟳埔女头饰梳妆的相关知识,用一双巧手将体验学生的头发绾成一个圆髻,插上发簪,把含笑花、粗梗花、素馨花等鲜花串成花环把发簪装饰起来,形成了“簪花围”。蟳埔女头饰梳妆课堂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观看,为整场活动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拓印是中华民族一门古老的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将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纸、墨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在课堂上,老师详细介绍了拓印的历史及操作流程,并与同学们一起复制石刻图案。
除了闽南非遗体验课堂,本次活动还开展了闽南文化灯谜活动。灯谜现场,五彩缤纷的灯笼下面吊着谜语的彩条随风飘扬。学生穿梭其间,流连忘返,现场热闹非凡。
“闽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旨在通过闽南非遗技艺展示和DIY体验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让广大师生走近闽南文化,感受闽南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促进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撰稿:陈涛
摄影:刘亦斌